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今日宜川九里亭金杨家园 白鹤天地 漕河泾 金罗店香花桥春申家园安亭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非遗+”擦亮镇区文化品牌

  原标题:“非遗+”擦亮镇区文化品牌

小榄菊花会,传统元素与菊花搭配的组合随处可见。 记者 叶志文 摄

  崖口飘色已经传承了200多年,每年农历五月村里都会举行飘色巡游。 记者 叶志文 摄

  醉龙舞是流传在中山地区一形态独特的舞蹈,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在社区里举行盛大巡游。 记者 叶志文 摄

  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一场民歌民谣大赛在中山故里旅游区上演。咸水歌、百口莲山歌、东乡民谣、三乡民谣、隆都民谣……一曲曲纯朴的歌谣中,再现了中山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类似的展演中山每月都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山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300多项,其中咸水歌、小榄菊花会、南朗崖口飘色、醉龙舞等被列入了国家级保护名录。近年来,以这些非遗项目为主题的文化节在各个镇区相继开展,成为助推中山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品牌。

  传承创新非遗成镇区文化节主导品牌

  亭亭玉立的白鹤,或踏步,或疾走,或休憩,或嬉戏,配以悠扬的鹤歌和动人的音乐,惟妙惟肖,引人入胜——在不久前“2017年南朗镇飘色旅游文化节”启动巡游上,这种来自沙溪镇、名为“鹤舞”的民间艺术表演让现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文化节次日,崖口飘色准时出游,穆桂英挂帅、水漫金山寺、杨家将……在一阵阵铜锣声中,色彩斑斓的飘色依次前进。热闹的场面不仅吸引了本地居民,远在外地的港澳乡亲和珠三角市民也赶来一睹盛会风采。摸摸龙身、抚过罗伞、再与飘色上的色芯小朋友合个影,在飘色巡游中,那传承了多年的文化也被赋予新的使命,将中山与外界、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

  据了解,崖口飘色已经传承了200多年,每年农历五月初六村民都会组织巡游,也会应邀参加各种表演。

  今年72岁的谭浩彬是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13岁开始,他就跟着村里的人学八音锣鼓,为飘色伴奏。不知不觉,他已经参加飘色巡游近60年。6月10日,在民歌民谣比赛现场助兴表演后他告诉记者,早在1988年,崖口飘色就曾参加了中山市举行的第一届万人行巡游活动。当时飘色还只有10多个版色,时隔近30年,崖口飘色不断传承和发展,如今已增加至50多个版色。

  崖口飘色已经成为南朗镇的一个文化品牌。为了使该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今年该镇还举行了飘色旅游文化节,以“看飘色,赏荷花,品荔枝,吃海鲜”为主要内容,整合了10项重点文化活动,在丰富文化节的内涵、拓展文化节的外延的同时,展示伟人故里的新风貌,助力南朗翠亨旅游小镇建设。

  以非遗项目为主导的文化节并非只有飘色,西区的醉龙舞也是一例。

  醉龙舞是流传在中山地区一形态独特的舞蹈,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在乡村盛大巡游,吸引海内外乡亲回乡观看。为了全方位展现醉龙的文化价值,全面增强西区的文化影响力和商业竞争力,2008年该区开始举办醉龙文化节。历经七届,西区先后出版“醉龙”邮票和连环画,推出“醉龙酒”“醉龙宴”,拍摄了《醉龙》纪录片,今年西区将活动优化升级,举行了醉龙冰雕艺术展,醉龙文化品牌打得越来越响。

  时代变迁特色项目传承恐后继乏人

  说起六坊云龙舞,古镇人并不陌生。作为农耕时期当地祈福的民俗活动,六坊云龙舞整整有300年历史,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每年春节后的正月夜晚,六坊云龙都会举行巡游,舞龙者穿着与龙被同一色彩的服装钻进龙身里舞蹈,有只见龙在翻腾而不见舞者的奇特效果。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项目在保护传承中也注入了创新元素。2015年10月,在首届古镇灯光文化节中,一条精心打造的新六坊云龙“闪亮登场”。这条云龙不再使用烛台,改用灯珠,还加装了最新的灯光控制面板,通过程序员编写程序,配合云龙舞动的步伐,灯光作出“追逐”“发射”“敞亮”等效果,让云龙更具“精气神”。对此,年近古稀的传承人邓胜洪十分感慨:“城市升级了,人升级了,云龙舞也要升级了。”

  在其他的非遗项目传承中,类似的创新并不少见。然而,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部分非遗项目无法创新或用先进的科技替代,尤其是那些依靠人来完成的内容,比如歌舞。

  “浸蜜嘅凉瓜哟甜又苦,烧柴哟煮米饭成糊哦。臭塘嘅无氧哟鱼翻肚,寡佬哟三更画地图哦。”在没有任何伴奏的情况下,沙溪镇70岁的老人杨中光即兴唱起了一首自创的鹤歌,这种融合了广府粤语、石岐话和隆都口音的古老民歌,从老人的喉中飘荡而出,音韵独特,声动梁尘。

  时至今天,能够像杨中光一样能演唱并创作传统鹤歌的再无他人。为了传承祖上的古老技艺,他开始为自创的鹤歌录音,并对父亲和自己创作的鹤歌进行了系统总结、整理,将它们绘编成册。目前,他已整理出历史人物300首和趣味鹤歌等多本曲目。

  “虽然如今的年轻人对鹤歌不感兴趣,但我不希望这种艺术失传。我将所有资料整理好,可以给有兴趣的后人做参考。”杨中光说。

  崖口飘色、东乡民歌、咸水歌在传承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作为老艺人谭浩彬一点也不担心飘色的传承问题,反而对八音锣鼓的传承比较忧心。“原来村里有五台八音锣鼓,现在只剩下一台了,而那些会玩的老人都渐渐去世了。”早在几年前,老人就介绍了这一情况。

  他说,八音就是吹拉弹唱,每到飘色巡游都会尾随队伍伴奏,一般有8到10人,演奏锣鼓、唢呐、二胡等乐器,他主要负责敲锣和唢呐。由于会八音的人越来越少,他便和村里的几个老人利用暑假开班教学。所有课程都是免费,老人们也乐此不疲,但每次报名时有50多个孩子,学到一半就只剩下10多个了。老人无奈地说,这是时代变迁的必然,在现有的环境下很难改变。

  记者 高薇 邓泳秋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

家有老人的看过来!这个展会上的“黑科技”让照护任务不再难! 2017-06-07 18:50
聚合
丝路历史与今天 丝路历史与今天

“丝路历史与今天”系列融媒报道积极呼应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海上... [详情]

豪华品牌遥控车匙大集合 你最喜欢哪款? 豪华品牌遥控车匙大集合 你最喜欢哪款?

汽车遥控钥匙作为连接车主与爱车之间的重要工具,无论实用性还是设计...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